钟笑 | 遇到这样的部长,是谁的悲哀?
原创
胡 峡
金羽毛文苑
2021-12-05 09:48:21
遇到这样的部长,是谁的悲哀?
文|钟笑
近日看到一篇文章《白山黑水,那年那月那些事》,作者是电影《步入辉煌》的编剧孙毅安,文章主要是谈创作该剧的体会和与此有关的故事,读了收获很大,感慨颇多。其中有一段他的遭遇,特别发人深思。
《步入辉煌》表现的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。影片公映后,引起巨大反响,获得了华表奖和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孙毅安也成了一炮而红的幸运儿,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年轻编剧中脱颖而出,受到官方的青睐和重视。几乎在每一个讨论总结文艺工作的公开场合,都被点名表扬。时任省委宣传部秦副部长大会小会都说:“毅安同志写的《步入辉煌》,很辉煌!”
过了一段时间,省有关部门领导请中宣部某领导看了电影《步入辉煌》,谁知中宣部领导看完电影,怒不可遏,大发雷霆:“这拍的什么电影?什么导向?杨靖宇居然被日军追着打。为什么不拍杨靖宇十万抗联打日本?步入辉煌,一点都不辉煌!这样的电影,居然还获奖了?岂有此理!”
省里有关部门领导的态度,也随之
180
度大转弯。那年在宝鸡市召开全省促进文艺创作研讨会,秦副部长在讲话时侃侃而谈:“有些作品,导向问题很重要,呃,很重要。比如说电影《步入辉煌》,选取素材角度有些问题,表现手法过于自然主义,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,步入辉煌,我看,一点都不辉煌!”
当时,孙毅安在台下前排就座。秦副部长抬头看见他,有些尴尬:“哈哈,毅安同志也在场,哈哈。有些创作问题,我们可以探讨嘛。”
孙毅安双手抱肘坐着,他明白秦部长的苦衷,也是不得已。于是很诚恳地说:“秦部长,这没啥讨论的。你说辉煌,它就辉煌;你说不辉煌。它就不辉煌。”
我上网查了一下,《步入辉煌》
1994
年上映,得奖大约是
1995
年了,那位中宣部领导说“步入辉煌,一点也不辉煌”的时候应该在
1996
年前后,至今起码过去了
25
年,那位中宣部领导肯定不在位了,弄不好都不在世了。否则孙毅安也不敢披露这件事。
我的感觉是,一、这个中宣部的领导太霸道,二、那个省宣传部的部长太奴媚,三、文艺创作者的地位太卑微。
实际上,这位中宣部的领导不仅霸道,而且水平很低。首先,
华表奖和“五个一”工程奖都得了,尤其是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就是中宣部评的,你凭什么说人家得了奖,岂有此理?我看你才岂有此理!杨靖宇被日本人追着打,就是不投降,最后壮烈牺牲,表现的是中国人的英雄气概,你质问电影“什么导向”?难道只有表现杨靖宇追着日本人打,就导向正确了?这是什么水平啊!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追着日本人打,除了林彪指挥的平型关战斗和彭德怀指挥的“百团大战”,其他战例不多吧?可那还是杨靖宇的故事么?你可以不喜欢某个电影,但是你不能凭你的喜好,就把一部优秀的电影贬得一无是处!
更可悲的是,原来大会小会表扬孙毅安,说“《步入辉煌》,很辉煌”的省宣传部秦副部长,一看中宣部领导否定了《步入辉煌》,马上像变色龙一样跟着变脸,居然在会上公开批评:“选取素材角度有些问题,表现手法过于自然主义,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,步入辉煌,我看,一点都不辉煌!”
这哪里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?那里有一点自己的思想?跟应声虫有什么区别?
我是看过这个电影的,我一点没觉得这部电影导向上有什么问题。我就不信那位中宣部的领导水平比我高。我不认为追着日本人打就是“辉煌”,被日本人追着打就不“辉煌”。打了胜仗,那只是一次胜仗而已,死人威逼利诱,杨靖宇誓死不降,最后壮烈牺牲,杨靖宇留给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精神,远比打几场胜仗更宝贵。艺术创作,要表现的就是这种精神品质的东西,连这点常识都不懂的宣传部领导,还在那里假冒权威,真是让人笑掉大牙。
最后说到文艺创作者地位的卑微。经常有这样的现象,辛辛苦苦花很长时间创作一部作品,领导一句话就会将其打入冷宫。且不给你申诉的机会。孙毅安还算幸运,剧本拍成了电影,公映了,还得了奖,如果没拍,或者拍出来了没公映,那才悲哀呢!
不过话又说回来,遇到这样的部长,并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悲哀,更是社会的悲哀。
为什么?我就不细说了。说多了,恐怕此文就要壮烈“牺牲”。点到为止吧!
毛主席在上个世纪
50
年代就说,文艺要“百花齐放”,
60
多年过去了,也没看到齐放的百花。不知有多少鲜花被当作毒草铲除了。也有一些鲜花,经历了从鲜花到“毒草”,然后再重新绽放的命运,几十年下来,成千上万的作品,真正是“毒草”的微乎其微。现在国家反腐实行倒查
10
年、
20
年的做法,很多腐败分子落网。文艺界是否应该倒查
70
年,看看到底洒了多少“除草剂”?误杀了多少鲜花?
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,艺术作品有没有评价标准?要不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?我认为建立评价体系是必要的。这套评价体系,就是要给文艺创作立法,不能让那些手握权力的人,随意按照个人的喜好去决定一部作品的命运。有了法规,如果创作者遇到“霸道部长”,起码有个可以说理的地方。有了法规,“霸道部长”也会有所收敛,以免在法律面前搞得灰头土脸。
现任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依法治国,鉴于中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,文艺立法势在必行。艺术创作人员有法可依,可以活得更有尊严一些,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,也可以在健康的轨道上蓬勃发展。
同意此文观点的朋友,请转起来,希望那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能看到,供他们作为素材写成“提案”,正式送到“两会”上去。众人拾柴火焰高。也许将来真能呼唤出一部有关文艺创作的法律来。
2021.11.19